项目进展

2021年9月16日

4月22日跟我们一起解锁守护地球“新姿势”

增殖放流恢复野生大马哈鱼种群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长期坚持。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守护家乡母亲河!

2020年12月14日

1分钟机构野外考察小片

1分钟机构野外考察小片 https://v.qq.com/x/page/o3201d9c6nn.html

2020年12月14日

春回大地之际 让我们送44万尾大马哈鱼苗降海

2020年疫情肆虐席卷全球,在人类与病毒抗争的时候,在珲春密江河放流站内的大马哈鱼鱼苗们在工作人员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并已做好了春季降海的准备。 4月24日,“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的执行团队部分成员及志愿者们,来到了位于吉林省延边州珲春放流站,送44万尾大马哈鱼鱼苗降海。 清晨,珲春放流站的工作人员和“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已经进入放流的准备阶段。在经过了捞鱼、充氧、装袋等层层工序后,将装好的大马哈鱼鱼苗运送到珲春密江河边放流,它们将通过图们江顺流而下,游向北太平洋。 少了我们的照顾,这一路它们势必要经历艰难险阻才能完成蜕变,我们希望它们牢牢记住这条回家的路,期待4年后的秋天与你们能再相见。 “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团队也在此呼吁大家,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侵扰,呵护它们和它们的栖息地!因为它们的生存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

2020年12月14日

“喂!记得等我们回来!” 57万尾大马哈鱼鱼苗进入绥芬河准备入海

看着一群群大马哈鱼苗顺着绥芬河降海,2020年的东宁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活动圆满结束。看着河流中左右摆动的大马哈鱼苗,好像能听到它们对我们说“谢谢你好心人,记得等我们回来”。 虽然疫情蔓延,东宁放流站里的大马哈鱼苗在人类的庇佑下健康成长,今天我们通过影像见证它们降海。 据现场放流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放流的前两天,他们就已经在为这批小家伙们打上专属于东宁的小标记——人工剪掉大马哈鱼尾部的脂鳍来做标记。以此来统计洄游时哪些是通过增殖放流回来的东宁的大马哈鱼。 绥芬河、图们江是在我国境内仅存的有大马哈鱼洄游产卵的区域,是我国恢复大马哈鱼种群资源的希望之地。2019年4月,在东宁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在绥芬河畔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河流型公益保护地。随后我们一直参与东宁大马哈鱼放流的繁育工作,并在周边社区开展社区调查和保护行动倡议,组建村民巡护队共同管护绥芬河大马哈鱼产卵场周边的非法捕鱼及其他破坏行为,旨在恢复野生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 “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团队也在此呼吁大家,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关注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与和谐共生。

2020年12月14日

抚远、同江205万尾大马哈鱼鱼苗准备入海

2020年4月,继珲春市密江、东宁市绥芬河放流101万尾大马哈鱼苗,28日、30日在抚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同江(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两地共计放流205万尾大马哈鱼苗。至此,我国2019-2020年度大马哈鱼增殖放流工作圆满结束。 两地放流站的工作人员将装满大马哈鱼苗的活鱼包装运输到岸边,再通过放流槽将一尾尾大马哈鱼送入水中,看着入水后的这群小家伙们,在水中游来游去,待到它们适应了水温及辨别水流方向后,成群结对的向大海游去。 抚远作为我国的东极放流大马哈鱼的项目地已经连续完成放流31年的放流行动;2019年同江首次开展大马哈鱼增殖放流工作,克服了多种困难,让大马哈鱼鱼苗的成活率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据两地放流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放流的大马哈鱼苗是去年10月份从黑龙江流域捕捞的大马哈亲鱼繁育出来的小鱼苗,专业繁育人员经过数月的悉心照顾下经过孵化、破膜、平游、开口等阶段后,慢慢达到了放流标准,选择此时放流正是因为此时黑龙江的水温等条件达到了大马哈鱼苗降海的需求。 我们希望在各级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科学增殖放流、保护产卵场、打通洄游通道等方式逐步恢复我国大马哈鱼的种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12月14日

世界环境日|用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 垃圾挑战成果来喽!

2020年6月4日,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哈尔滨市松北区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哈尔滨生态保护团队联合发起6.5环境日松花江流域生态保卫战•垃圾挑战活动,共同守护松花江母亲河,助力水生物多样性保护。 世界环境日(6月5日)是联合国鼓励全球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采取环保行动的主要节日,呼吁民众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集小溪而成江海,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具体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Time for Nature)。 因此在6月4日,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的前夕,由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松北区农业局执法大队、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哈尔滨生态保护团队联合发起“6•5环境日”“守护松花江母亲河,助力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垃圾挑战活动在滨江大道——滨江湿地顺利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们积极参加垃圾清理挑战活动,大家用实际行动,贯彻环保理念,守护松花江母亲河。 春风和煦,绿意盎然。6月4日上午8:30分,志愿者们齐聚在滨水大道——滨江湿地的滩涂区,手戴胶皮手套、脚穿水靴先后走到岸边各自拿着黑色垃圾袋,捡起河岸边的垃圾。针对河里的非法捕具,志愿者们划着橡皮艇前往河中心进行摘除。或三五一组合力将河中的渔网往岸边拉,让松花江的河畔再现往日绿意盎然。 自2019年开始,松花江禁渔期延长至77天,让鱼类在洄游产卵时期得到更好的保护,恢复松花江水域的水生物多样性。而志愿者们在清理非法网具时发现岸边非常多的废旧渔具和生活、建筑垃圾,这些垃圾经常会缠绕住鱼类,或污染水体环境,影响松花江及周边湿地环境。 27位志愿者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辛勤劳作,共清理出30余袋的垃圾10余个地笼。经过大家辛勤劳作的滩涂瞬间变得干净整洁,看到大家共同清理出被白色垃圾覆盖的地方,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来欣慰的笑脸。最后所有的垃圾由松北区环卫垃圾车现场倾倒清运。 下午,联合行清理松花江滨江线、汉河松北区万宝街道附近水域地笼、挂子、网箱、拦河网、花篮子等非法渔具46个。共清理渔具55件,总长度约3000米左右,解救放归各种鱼、虾、螺等150斤左右,并对沿岸村民开展禁渔期保护政策宣传。 此次“垃圾挑战”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和吸引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更能让大家切身践行环保行为,关注环境保护。同时,这也为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让更多诸如此类的环保活动在全社会盛行起来,让更多人自觉参与到环保保护中来。 在此次捡拾河岸垃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白色垃圾及食品包装袋占大多数。它是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在这里我们呼吁大家,环保行为不仅仅存在于这一天,要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开始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生不息!

2019年9月9日

走进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探访家乡最美水源地

蔚蓝的天空,火热的六月,为了让大家亲近自然,感受家乡美丽水源地的美好。6月22日,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主办“带你探访家乡水源地”活动,利用周六的时间,在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地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希望通过一些自然体验的环节,让大家了解家乡的一草一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上午9:30参加此次活动的多名网友陆续到达活动集合地点,网友们先领取了机构的宣传册,随后随着跟随参加此次活动的林大志愿讲解员向湿地公园深处走去,在此期间,志愿讲解员先是给大家讲解湿地区域内常出现的绿色植物,随后让大家四处去寻找园区内到底出现了拿几种常见绿色植物。 在此环节过程中,不少参与活动的网友都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能更加亲近大自然,而且还能学到一些关于绿植的知识,这次活动真是没有白白参加。 这一轮活动结束后,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秘书长高瑞睿向大家科普了湿地常见的几种鱼类,并详细的向大家解析了这几种鱼类特性及区分的方法。并带领大家来到湿地水边进行了湿地水域成分的测试。让大家在了解家乡一草一木的同时,更加了解家乡水源地的水质成分。 中午11点30分,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此次“探访家乡水源地”活动。    

2019年9月9日

松花江全面进入77天休渔禁渔期

小伙伴们,今天你们都出门了吗? 你们感受到来自“春姑娘”的问候了吗? 漫天的黄沙与满地的榆树钱在乱飞 不晓得哪路神仙又在渡劫!   据央视新闻消息,农业农村部今天(16日)发布,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全面进入休渔禁渔期,禁渔期持续到7月31日。 今天是松花江进入77天全面禁渔期的第一天,小编与小伙伴“伊丽莎白”一同前往哈尔滨松花江边,对哈尔滨松花江的禁渔情况进行了调查。 小编与小伙伴“伊丽莎白”从友谊西路渔政码头出发,沿途经过防洪纪念塔,一直走到九站公园。虽然沿路上的渔船已经牢牢的锁在岸边,但是岸边还是看到了不少钓鱼的民众。(ps:本禁渔期内禁止除钓具之外的所有作业方式) 小编从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获悉,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近期全省各自然捕捞水域禁渔工作将陆续展开,其中嫩江、松花江禁渔今年延长30天。禁渔制度的实施和加强将促进我省渔业可持续发展,养护渔业资源,保护鱼类产卵繁殖。 黑龙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鱼类志上记载鱼类21科,73属,105种,其中有40余种属大中型经济鱼类,而且许多种鱼类属于我国寒冷地区的特产鱼类和名贵鱼类,如达氏鳇、施氏鲟、大马哈鱼、“三花五罗十八子”等等。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达氏鳇、史(施)氏鲟、乌苏里白鲑 、哲罗鲑 、日本七鳃鳗 、雷氏七鳃鳗、黑龙江茴鱼、怀头鲇等鱼类属易危等级,黑龙江省今年开始明文规定禁止捕捞和售卖达氏鳇、史(施)氏鲟。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