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2021年1月4日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发展规划

一、 机构简介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 2015年正式注册,并发起“让大马哈鱼回家”的核心公益项目。 “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由学会2015年参与发起并执行,以恢复伞护种大马哈鱼种群为切入点,多方合作恢复淡水河流生态系统。目前设哈尔滨一个办公室,抚远、东宁和珲春三个项目点。主要子项目为人工繁育、政策倡导、公益型保护地、国际合作等。 二、 机构发展规划概述 1.核心战略诊断 核心团队确认了以政府为主要工作对象,前期在三个站点进行模式打样,研发出“增殖放流技术包”、“社会公益型河流保护地”、“禁渔期和禁渔期的政策倡导”,后期逐渐推广至更大范围。机构抓住了机遇,拥有较好的本地资源,与政府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但业务线索非常多,有待梳理。机构认为自身的短板在于资源管理,尤其是捐赠人关系维护上有待提升。 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三家关联NGO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战略共识上的协同与分工,需要得到澄清并确认。二是机构短期内的工作重点是大马哈鱼种质资源恢复,而长期的价值诉求到底是可持续渔业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方向是不一样的,需要作出思考并选择。 梳理出以政府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思路。确认了基本价值诉求:通过以大马哈鱼保护为切入点、响应和解决淡水生物多样性下降与野生鱼类资源锐减的社会问题,维护修复健康淡水生态系统价值。具体地,由于大马哈鱼保护在不同区域所面临的威胁及资源条件不同,以及大马哈鱼保护的不同环节的不同重点任务(产卵及洄游),因此分别做了相应的细化梳理。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提高增殖/放流数量、降低过渡/非法捕捞和改善产卵/洄游环境。从客户视角出发,绿色龙江的客户包括省级和县级政府,并分别进行痛点识别与核心价值提供的梳理。 三、 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价值诉求 通过以大马哈鱼保护为切入点、响应和解决淡水生物多样性下降与野生鱼类资源锐减的社会问题,维护修复健康淡水生态系统价值。具体地,由于大马哈鱼保护在不同区域所面临的威胁及资源条件不同,以及大马哈鱼保护的不同环节的不同重点任务(产卵及洄游),因此分别做了相应的细化梳理。 提高增殖/放流数量。通过提升黑吉两省大马哈鱼放流站技术人员的繁育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大马哈鱼人工增殖的成活率,响应和解决基层技术人员缺少及操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以期应对野外大马哈鱼种群降低、补充野外种群数量。 2年内,研发繁育技术工具包,包含繁育车间管理规范,以及常见鲑鱼疾病或死亡预防方法等 推动政府已有其他类型放流站的基础上增设鲑鱼繁育任务,机构负责繁育技术及管理流程推广; 5年内推动政府在有马哈鱼洄游的县市增设大马哈鱼繁育项目。 降低过度/非法捕捞。通过不吃开江鱼、延长禁渔期、全域联合执法等的推动和公众倡导,响应和解决鱼类保护相对薄弱,执法力度等等问题,以期解决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锐减等问题,向可持续渔业方面转换。 推动政府做全域联合执法,这是为了应对一地严格执法, 但其上游加大捕捞强度,导致的保护效力降低; 针对禁渔期长度不足,推动省一级政府或者县市人大制定地方禁渔条例,增大鲑鱼种群生存空间,例如今年抚远的禁渔期延长10+天,但是这种只是一年的行为,我们希望推动常规化,例如地方渔政执法政策中; 辅助是公众参与,联合更多的公众志愿者开展社会监督举报非法捕捞行为,同时普法;在不吃开江鱼的部分也是主要以公众倡导的角度推广,在春季江杂鱼的繁育期,让公众自主减少带籽野生开江鱼的实用,同时推动政府禁止官方举办开江节,做正向引导。 改善产卵/洄游环境。通过把“大马哈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成社会公益型保护地,带动周边社区居民共同关注保护大马哈鱼,响应和解决大马哈鱼产卵场锐减,执法力度弱等问题,为政府提供一个水产种质保护区的示范,以期在全流域推广。 为省级政府提供的核心价值是:1)深入调查现有大马哈鱼资源量及产卵场生态状况,尝试估测威胁因子权重,弥补基础数据不足的现状,为政府决策和中俄政府联合渔业保护提供数据支撑;2)寻找大马哈鱼保护与国家政策形势、地方发展需求的强有力的结合点,引起政府决策者的重视,寻找更多的基层政府及公众的支持者,上下呼应推动渔业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为县级政府提供的核心价值是:1)促进繁育技术的国内外交流学习,帮助放流站改进繁育技术、流程规范管理等,提升基层繁育人员的繁育技能及责任心(或引入激励机制);2)在东宁绥芬河大马哈鱼产卵场及周边社区,开发河流公益型保护地威胁因子权重确定、监测和巡护手册,示范河流公益型保护地,以成效取得政府认可,未来在更多的保护地推广复制。 机构拥有丰富的政府及企业家资源,在同行业成长期NGO中较为突出,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团队配置上,增殖放流技术为核心骨干掌握,尚未形成团队能力;社区工作思路在行业内已有广泛探索,可直接借鉴,但目前正在寻找基层团队;政策倡导工作为两位负责人直接推动,但暂无成熟模式可借鉴。整体上,团队在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及共识、博弈&谈判专业能力需要加强。 在筹资上,团队正在摸索面向本地企业的筹资产品设计,以及捐赠人关系维护。 五、下一阶段工作建议 考虑到基础扎实,可稳步有序推进,注重培养稳定的核心及骨干团队力量,而在整体组织建设上,可开放边界,吸纳兼职、实习和志愿者,充实壮大已有力量。 团队提升共识及博弈能力。在黑龙江地区开展民间公益活动,面向不同人群,需要具备动员、共识及博弈能力。不仅仅是提出解决方案,更是让解决方案被接受和执行的能力。 团队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将核心支持者与捐赠人关系维护当做一项工作来开展。

2021年1月4日

2019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主要工作成绩 (一)主要活动 2019年学会主要工作为:宣传倡导、政策倡导、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公益型保护地建设。 宣传倡导:2019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及物种现状,并期待期待能够携手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及保护大马哈鱼等野生鱼类。 6月22日,在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带你探访家乡湿地”活动,活动通过一些自然体验的环节,让大家了解家乡的一草一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9月21日,在哈西西城红场艺术长廊举办“阿拉善SEE劲草生物多样性嘉年华·哈尔滨站”开幕暨大咖分享会。80余幅精彩的“生态摄影大片”、五位生态保护机构的大咖、若干个有趣的环保故事,在这里与哈市市民来了一场有趣的邂逅,活动获得了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以及本地媒体的争相报道,后期又相继在东北虎林园、东北林业大学、西郊山林举办延展。 9月22日,在省科协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黑龙江垃圾分类学术沙龙”,参会嘉宾有省科协、市城管局领导、国内知名垃圾管理专家、SEE黑龙江中心主席及黑龙江省各地的垃圾分类一线工作者、高校老师等,大家共聚一堂,探讨目前黑龙江省关于垃圾分类面对困境及解决方式。 2019年11月,科学官员李欣撰写《大马哈鱼的自述——来自中国的优质三文鱼原种》的文章,刊登在第544期《海洋世界》上,文章以大马哈鱼自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大马哈鱼的资源现状、保护举措、生态和经济潜在价值,并结合国外的案例探寻中国的保护之路该如何前行,呼吁各方人士共同参与。 政策倡导:2019年4月,团队通过邮寄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领导递交了《关于“保护开江鱼倡议”的一封信》,呼应政府不举办开江节、不食用野生开江鱼,保护繁殖期的野生鱼。 6月下旬,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为了落实政治局常委韩正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为加强图们江流域大马哈鱼保护,联合调研组赴吉林省延边州开展保护调研工作。执行团队参与部分调研活动并汇报中外大马哈鱼保护现状和建议。 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完成中国大马哈鱼主要产地资源情况调查,机构多次对绥芬河及其支流瑚布图河、图们江及支流密江进行产卵场调查,同时对其他潜在产卵场进行持续信息收集。 人工增殖放流是世界上应对野生大马哈鱼资源锐减的通行方法,我国现有抚远、东宁、珲春等三个放流站。2019年在黑龙江省四县市与当地政府合作共放流300万尾大马哈鱼苗。 公益型保护地建设:2018年执行团队多次赴东宁调查绥芬河水域的资源情况,走访周边农村社区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与村民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沟通方式,并于2019年1月,与东宁政府签署为期20年的协议保护合同,将依托东宁鲑鱼孵化放流站、绥芬河大马哈鱼滩头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工作。4月23日,东宁绥芬河民间公益型保护地正式揭牌,于10月初,在东宁市组建绥芬河保护地巡护队,开启绥芬河保护地巡护工作。 二、典型事例 公益型保护地建设 东宁市绥芬河是黑龙江省境内被发现的唯一拥有大马哈鱼洄游产卵的水域。自年初我们与东宁政府签署为期20年的协议保护合同,将依托东宁鲑鱼孵化放流站、绥芬河大马哈鱼滩头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工作。多次开展东宁绥芬河春季渔业资源调查,了解绥芬河野生大马哈鱼幼鱼降海情况,并对照检测野生及增殖放流鱼苗的耳石及基因差异; 并于10月5日,在东宁渔政的支持下,组建绥芬河保护地的巡护队,并开展保护地绥芬河北岸巡护工作,在巡护区滩涂地内清理猎套60多,夹子5盘,驱离非法捕鱼人11人,给过路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3次。11月,经过持续的沟通和探讨,执行团队成员在东宁绥芬河社会公益型保护地,周边新立村开展社区调研工作并编写《东宁新立村季节历》。   经验体会 在过去的四年中,我们的学会和公益项目运行良好,已取得初步成绩,但仍有很多方面我们都需要加强与改进,现如今已能够很好的开展各项工作。今年的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在工作中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事。只有拥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工作。2019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在政策研究和项目推进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20年我们将更加深入研究如何更好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并在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上落实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这一年学会以及公益项目有所发展和进步,更需要我们一边探索一边改进,让机构制度逐渐完善,向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发展。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不断的和国内同类机构、省内其他学会团体交流、学习,探索出一条属于本机构的方式、方法。 我们同时也要加深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教育发展要求。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大事记 (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1月,执行团队联合多位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上交《关于保护大马哈鱼渔业资源的建议》提案,省政协已立案; 2019年3月,珲春密江放流站耳石标记,得到北太平洋洄游鱼委员会(NPAFC)认可; 2019年4月23日,东宁绥芬河公益型保护地揭牌成立; 2019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对新华社“关于大马哈鱼保护的内参”做出批示; 2019年5月12日,抚远市放流200万尾大马哈鱼苗; 2019年6月16日,绥芬河东宁公益型保护地举办“东宁垃圾挑战”活动; 2019年6月下旬,自然资源部、国际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组织的联合考察图们江大马哈鱼资源现状,并到密江放流站调研; 2019年9月21日,成功举办“阿拉善SEE劲草生物多样性嘉年华·哈尔滨站”开幕暨大咖分享会; 2019年9月,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合作举办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 2019年10月初,在东宁市组建绥芬河保护地巡护队,开启绥芬河保护地巡护工作。

2020年12月14日

2015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主要工作成绩 (一)机构内部建设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自4月13日成立以来,积极相应省科协与省民政厅的各种号召与指导,进行机构的筹备、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定、理事会的组建以及章程草案的修改等内部建设工作,2015年9月12日召开机构未来发展规划会议,制定了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于2015年9月19日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学会章程。机构财务工作人员参加了由省民间组织管理局主办的“社会组织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班”进行了相关的财务培训,完善了机构内部的财务制度,并于10月末向地税提交了2015年非营利社会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申请。 主要活动 2015年学会主要工作为:环境教育研究、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 环境教育研究方面:机构工作团队咨询了环境、生态、保护教育等方面专家顾问,并与天下溪、环友科技等国内环保机构筹备大马哈鱼乡土教材以及制作大马哈鱼相关手绘。 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主要进行了前期的一些实地调研以及经验学习。在今年10月的禁渔期,我们与抚远县政府合作,推动禁渔期禁止渔船捕捞以及大马哈鱼鱼卵的增殖放流工作。 制作完成环境信息公开指南,该指南介绍了申请环境信息公开的几种主要方式、污染举报的方式方法以及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为广大公众进行环境信息公开提供帮助。 二、典型事例 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 学会作为大马哈鱼保护项目的发起机构之一,一直以来持续关注大马哈鱼的动态,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大马哈鱼相关知识、经验的学习。在今年10月的禁渔期,机构的工作人员前往抚远县参与禁渔期相关工作。我们与抚远县政府合作,在今年的禁渔期,只有3只小船在江面进行样本采集,渔船禁止捕捞。并和抚远县当地放流站合作增值放流大约100万枚大马哈鱼鱼卵。新华社就此次禁渔期进行了报道。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0/03/c_1116735598.htm 经验体会 学会刚刚成立不久,有很多方面我们都需要加强与改进,学会现如今能够很好的开展各项工作,这与筹备初期各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希望省科协的各位领导在日后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建议。今年的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在工作中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事。只有拥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工作。2015年我们主要进行了一些学习以及制度上的完善,2016年学会工作步入正轨后我们将更加深入研究如何更好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并在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上落实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学会成立之初,需要我们一边探索一边改进。让机构制度逐渐完善,向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发展。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不断的和国内同类机构、省内其他学会团体交流、学习,探索出一条属于本机构的方式、方法。 五、2016年工作计划 (一)环境教育方向 1月初,将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鹤类等珍稀保护鸟类的知识讲座。 6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方向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现如今环境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关环境保护、治理上的知识与经验。 6月-12月与各高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发创新环境教育模式以及编写环境教育相关教材。 2月初进行活动相关筹备,4月在某小区开展绿色生活倡导活动,计划每2周开展一期,带领广大民众了解绿色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并共同完成小区手绘绿地图。 (二)大马哈鱼保护方向     2016年计划与天下溪、环友科技等机构共同完成大马哈鱼的乡土教材并配套公众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 5月-9月完成繁育技术、设备使用等相关培训。 6月召集生态、动植物保护的科研专家及环保组织考察并就大马哈鱼生态环境提出建议或方案。 10月-11月与黑龙江水产所、中科院长春地理所等单位合作完成黑龙江、图们江流域大马哈鱼资源量及分布初步调查,重点关注黑龙江支流呼玛河冷水鱼保护区大马哈鱼产卵场状况及抚远县大马哈鱼资源量。 (三)机构内部建设 4月中旬,计划召开学会理事会,就学会发展动态与方向进行研讨。 2016年计划向国内知名专家机构交流学习活动,学习优秀的经验与方法,运用到本机构中。 培养团队内部运营能力,增强团队建设,传播宣传工作,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新媒体,配合项目的开展,提高社会公众关注度、扩大公众参与度,培养公众环境意识。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大事记 (2015年12月13日) 2015年9月12日,召开机构未来发展规划会议,邀请相关专家为我们提供专业性知识与建议。 2015年9月19日,召开第一届会员成立大会,选举通过理事会成员以及学会章程。 2015年10月,前往抚远县参与大马哈鱼禁渔期相关工作。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0/03/c_1116735598.htm

2020年12月14日

2018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主要工作成绩 (一)主要活动 2018年学会主要工作为:绿色发展论坛的召开、环境教育研究、政策倡导、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公益型保护地建设。     2018年8月11日,协助永续自然基金会与省国土资源厅、阿拉善SEE联合主办的“2018绿色中国发展论坛-黑龙江峰会”在哈尔滨成功召开。邀请国内知名环境专家、NGO及黑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参加此次会议。 环境教育研究:邀请省内儿童教育专家共同编写大马哈鱼乡土教材,已完成文字定稿。 政策倡导:2018年9月,机构向黑龙江省政府呈报《关于恢复大马哈鱼种群资源的建议》 2018年12月,机构与黑龙江日报联合撰写并向省政协提交《关于保护和恢复黑龙江省大马哈鱼资源的提案》 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完成中国大马哈鱼主要产地资源情况调查,机构多次对绥芬河及其支流瑚布图河、图们江及支流密江进行产卵场调查,同时对其他潜在产卵场进行持续信息收集。 人工增殖放流是世界上应对野生大马哈鱼资源锐减的通行方法,我国现有抚远、东宁、珲春等三个放流站。2018年,我们更将重点集中于提升繁育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改造,以期最大限度的提升鱼苗成活率。2018年在黑龙江省四县市与当地政府合作共放流230万尾大马哈鱼苗。 公益型保护地建设:2018年执行团队多次赴东宁调查绥芬河水域的资源情况,走访周边农村社区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与村民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沟通方式,并于2018年6月在保护地周边新立村召开了第一次村民座谈会。 12月,经过持续一年半的沟通和探讨,机构与东宁市政府确定保护界限、双方保护责任与权利等事项。 二、典型事例 公益型保护地建设 东宁市绥芬河是黑龙江省境内被发现的唯一拥有大马哈鱼洄游产卵的水域。自2017年8月与东宁市政府签订合作MOU以来,执行团队多次赴东宁调查绥芬河水域的资源情况,走访周边农村社区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与村民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沟通方式,并于2018年6月在保护地周边新立村召开了第一次村民座谈会。 12月,经过持续一年半的沟通和探讨,机构与东宁市政府确定保护界限、双方保护责任与权利等事项;合同已于2019年1月正式签署。未来20年,东宁市绥芬河大马哈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将由机构按合同协议保护,这将是我国第一个河流公益型保护地。 经验体会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学会和公益项目运行良好,已取得初步成绩,但仍有很多方面我们都需要加强与改进,现如今已能够很好的开展各项工作,这与各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希望省科协的各位领导在日后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建议。今年的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在工作中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事。只有拥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工作。2018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在政策研究和项目推进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9年我们将更加深入研究如何更好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并在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上落实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这一年学会以及公益项目有所发展和进步,更需要我们一边探索一边改进,让机构制度逐渐完善,向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发展。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不断的和国内同类机构、省内其他学会团体交流、学习,探索出一条属于本机构的方式、方法。 五、2019年工作计划 (一)环境教育方向 5月,完成乡土教材全部撰写绘制工作。 6月-10月对黑龙江省各大学社团进行环境教育以及需求培训会议,落实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呼吁大家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二)大马哈鱼保护方向 2019年计划与完成大马哈鱼的公众宣传教育和东宁的公益型保护地建设。 1-2月研究国内马哈鱼保护相关条例,结合法律专家的意见完成海关禁止携带大马哈鱼入境的提案。 3-6月在保护现有产卵场的同时应加大放流数量,以恢复天然产卵种群。并制定具体修复规划。 (三)机构内部建设 培养团队内部运营能力,增强团队建设,传播宣传工作,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新媒体,配合项目的开展,提高社会公众关注度、扩大公众参与度,培养公众环境意识。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大事记 (2018年12月28日) 2018年3月,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录制“开江鱼保护倡导”小视频; 2018年4月,在黑龙江省四县市与当地政府合作共放流230万尾大马哈鱼苗; 2018年6月,召开东宁绥芬河公益型保护地第一次社区座谈会,开启社区工作; 2018年6月,召开“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项目专家推进会; 2018年8月,协助省国土资源厅、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阿拉善SEE主办“2018绿色中国发展论坛-黑龙江峰会”; 2018年9月,向黑龙江省政府呈报《关于恢复大马哈鱼种群资源建议》; 2018年10月,抚远、珲春、东宁三地放流站进入人工繁育期,东宁绥芬河干流发现了放流标记的大马哈鱼洄游产卵; 2018年11月,改造大马哈鱼繁育车间,引进消毒技术等提升鱼苗成活率; 2018年12月,东宁政府与基金会确定为期20年的协议保护合同;

2020年12月14日

2017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主要工作成绩 (一)主要活动 2017年学会主要工作为:绿色发展论坛的召开、环境教育研究、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公益型保护地建设和大学社团培养。     2017年8月5日,协助召开黑龙江省绿色发展论坛,邀请国内知名环境专家、NGO及黑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参加此次会议。 环境教育研究:今年与黑龙江省电视台合作针对“不吃开江鱼,不办开江节”为主题召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 2017年10月项目组邀请加拿大专家再次抵达抚远,对新放流站选址必备条件,及规划建议。 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2017年秋季,大马哈鱼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与抚远市渔政局联合采捕亲鱼,逐船逐网统计数量,并即时转运至放流站暂养,提高活鱼成活率及孵化量。 公益型保护地建设:从2017年1月开始,在东宁绥芬河水域进行全面考察,包括渔业资源状况、周边社区情况调研等,并就此情况多次与太平洋三文鱼基金会的专家交流,专家一致认为该处是恢复大马哈鱼天然种群的理想场所。 典型事例 绿色发展论坛 2017年8月5日-6日,协助黑龙江省永续自然公益保护基金会举办“绿色中国发展论坛-黑龙江峰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亚布力企业家论坛,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各市、县人民政府及科研机构共300多人参加了自此会议。 公益型保护地建设 2017年8月6日,中国绿色发展论坛—黑龙江峰会上,与东宁市政府在省政府领导及多位理事的见证下,签订了《绥芬河水域公益型保护地合作框架协议》。桃花源基金会(马云、马化腾联合发起)、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将与我们合作开展东宁大马哈鱼公益型保护地建设项目。 经验体会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的学会和公益项目运行良好,已取得初步成绩,但仍有很多方面我们都需要加强与改进,现如今已能够很好的开展各项工作,这与各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希望省科协的各位领导在日后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建议。今年的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在工作中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事。只有拥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工作。2017年我们主要进行了一些学习以及相关项目上的开展,2018年学会工作步入正轨后我们将更加深入研究如何更好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并在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上落实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这一年学会以及公益项目有所发展和进步,更需要我们一边探索一边改进,让机构制度逐渐完善,向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发展。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不断的和国内同类机构、省内其他学会团体交流、学习,探索出一条属于本机构的方式、方法。 五、2018年工作计划 (一)环境教育方向 4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方向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现如今环境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关环境保护、治理上的知识与经验。 6月-12月对黑龙江省各大学社团进行环境教育以及需求培训会议,落实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二)大马哈鱼保护方向 2018年计划与完成大马哈鱼的公众宣传教育和东宁的公益型保护地建设。 1-2月研究国内马哈鱼保护相关条例,结合法律专家的意见完成海关禁止携带大马哈鱼入境的提案。 3-6月在保护现有产卵场的同时应加大放流数量,以恢复天然产卵种群。并制定具体修复规划。 (三)机构内部建设 2018年计划向国内知名专家机构交流学习活动,学习优秀的经验与方法,运用到本机构中。 培养团队内部运营能力,增强团队建设,传播宣传工作,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新媒体,配合项目的开展,提高社会公众关注度、扩大公众参与度,培养公众环境意识。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大事记 (2017年12月28日) 2017年8月5日,协助召开黑龙江省绿色发展论坛,邀请国内知名环境专家、NGO及黑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参加此次会议。 2017年10月项目组邀请加拿大专家再次抵达抚远,对新放流站选址必备条件,及规划建议。 2017年秋季,与抚远市渔政局联合采捕亲鱼,逐船逐网统计数量,并即时转运至放流站暂养,提高活鱼成活率及孵化量。

2020年12月14日

2016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主要工作成绩 (一)主要活动 2016年学会主要工作为:绿色发展论坛的召开、环境教育研究、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     2016年8月5日,协助召开黑龙江省绿色发展论坛,邀请国内知名环境专家、NGO及黑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参加此次会议。 环境教育研究方面:通过腾讯公益网上众酬获得编写乡土教材项目款。 机构工作团队带领环友科技的专家们前往抚远项目地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为编制大马哈鱼乡土教材做素材积累等准备。 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结合前期的一些实地调研以及经验学习。在今年10月的禁渔期,我们与抚远县政府合作,推动禁渔期禁止渔船捕捞以及大马哈鱼鱼卵的增殖放流工作。 典型事例 绿色发展论坛 2016年8月4日-5日,协助黑龙江省永续自然公益保护基金会在哈尔滨喜来登酒店召开第一届绿色发展论坛,陆昊省长在会议上就绿色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发言,相关政府部门官员也参加此次会议。同时我们邀请国内外知名环境专家以及NGO们共同参与此次会议。 经验体会 学会成立一年多的时间,有很多方面我们都需要加强与改进,学会现如今能够很好的开展各项工作,这与筹备初期各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希望省科协的各位领导在日后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建议。今年的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在工作中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事。只有拥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工作。2016年我们主要进行了一些学习以及相关项目上的开展,2017年学会工作步入正轨后我们将更加深入研究如何更好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并在大马哈鱼保护示范项目上落实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学会成立之初,需要我们一边探索一边改进。让机构制度逐渐完善,向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发展。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不断的和国内同类机构、省内其他学会团体交流、学习,探索出一条属于本机构的方式、方法。 五、2016年工作计划 (一)环境教育方向 4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方向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现如今环境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关环境保护、治理上的知识与经验。 6月-12月与各高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发创新环境教育模式以及编写环境教育相关教材。 (二)大马哈鱼保护方向 2017年计划与完成大马哈鱼的乡土教材并配套公众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 3月研究国内马哈鱼保护相关条例,结合法律专家的意见完成渔业法意见稿的提交 6月召集生态、动植物保护的科研专家及环保组织考察并就大马哈鱼生态环境提出建议或方案。 8月联合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实地走访马哈鱼洄游地,拜访在洄游地生活的少数民族,记录大马哈鱼的人文历史。 (三)机构内部建设 2017年计划向国内知名专家机构交流学习活动,学习优秀的经验与方法,运用到本机构中。 培养团队内部运营能力,增强团队建设,传播宣传工作,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新媒体,配合项目的开展,提高社会公众关注度、扩大公众参与度,培养公众环境意识。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大事记 (2016年12月24日) 2016年8月5日,协助召开黑龙江省绿色发展论坛,邀请国内知名环境专家、NGO及黑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参加此次会议。 2016年8月,带领环友科技的专家们前往抚远项目地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为编制大马哈鱼乡土教材做素材积累等准备。 2016年10月,前往抚远县参与大马哈鱼禁渔期相关工作。

  • 1
  • 2